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的优化过程需结合实时环境感知、冲突预测与规避、多目标权衡三大核心要素,通过数学建模、算法迭代和仿真验证实现效率与稳定性的双重提升。以下从算法原理、优化步骤、关键技术、实施案例四个维度展开详细解析:
动态路径规划(Dynamic Path Planning, DPP)的核心是在静态地图基础上叠加动态障碍物信息,通过实时更新环境模型并调整路径,使AGV能够适应动态变化的物流场景(如人员走动、临时堆放物、其他AGV运动)。其数学本质可表示为:
Optimal Path=argPmin(i=1∑nc(ei)+λ⋅Risk(P))
其中:P={e1,e2,...,en} 为路径的边集合;c(ei) 为边 ei 的静态代价(如距离、能耗);Risk(P) 为路径的动态风险(如与其他AGV的冲突概率、障碍物碰撞风险);λ 为风险权重系数(通常通过强化学习动态调整)。

静态地图构建:通过激光SLAM或视觉SLAM生成仓库/车间的2D/3D地图,标注固定障碍物(如立柱、设备)。
动态障碍物感知:
激光雷达:实时扫描周围10-50米范围内的障碍物,生成点云数据。
RGB-D摄像头:识别障碍物类型(如人员、叉车、临时堆放物),并估计其运动速度和方向。
UWB/5G定位:获取其他AGV的实时位置和速度,预测其未来轨迹。
动态代价函数需同时考虑静态和动态因素,典型形式为:
f(n)=α⋅d(n)+β⋅t(n)+γ⋅Conflict(n)+δ⋅Safety(n)
其中:d(n):从当前节点 n 到目标点的静态距离代价(如欧氏距离);t(n):预计到达时间(考虑动态障碍物导致的减速或绕行);Conflict(n):与动态障碍物的冲突风险(通过时间窗重叠程度计算);Safety(n):安全距离代价(如与障碍物的最小安全距离)。参数调整:αβ,γ,δ 通过强化学习(如Q-learning)动态调整,例如在高峰期提高 γ(冲突权重),在低峰期提高 α(距离权重)。
3. 路径搜索与优化
初始路径生成:采用A*或Dijkstra算法生成静态最优路径。
动态重规划触发条件:
检测到新障碍物(如人员突然进入路径);
其他AGV的预测轨迹与当前路径冲突;
实际行驶速度与预期速度偏差超过阈值(如20%)。
重规划策略:
局部绕行:在冲突点前5米范围内生成备选路径(如向右绕行3米)。
全局重规划:若局部绕行不可行(如连续多个冲突点),重新调用A*算法生成全局路径。
多AGV协同避障:通过协商机制(如优先级+时间窗)分配路径权限,避免死锁。
低级控制器:将规划路径转换为AGV的转向和速度指令(如PID控制)。
闭环反馈:通过编码器、IMU等传感器实时监测AGV实际位置,与规划路径对比,若偏差超过阈值(如0.5米),触发二次修正。
原理:将空间划分为网格,为每个网格分配时间窗(如网格A在时间[t1, t2]内被AGV1占用)。
冲突检测:若其他AGV的预测路径与当前AGV的时间窗重叠,则判定为冲突。
数学表达:
Conflict(n)={10if ∃m=current,TWm(n)∩TWcurrent(n)=∅otherwise
其中,TWm(n) 为AGV m 在节点 n 的时间窗。
分时域规划:将总任务时间划分为多个时域(如每5秒一个时域),在每个时域结束时根据最新环境信息重新规划路径。
优势:避免因长期预测误差导致的路径次优,同时减少计算量。
状态空间:当前位置、目标位置、动态障碍物数量、剩余电量。
动作空间:路径选择(如直行、左绕、右绕)、速度调整(加速、减速)。
奖励函数:
R=w1⋅Efficiency+w2⋅Safety+w3⋅Energy其中,w1,w2,w3
为权重系数,通过实验确定。
训练过程:在仿真环境中让AGV执行不同场景下的路径规划,根据奖励值更新Q表或神经网络参数。
环境:汽车总装线,AGV需运输座椅、仪表盘等物料至不同工位。
动态因素:
人工叉车频繁出入;
工位临时调整导致物料需求变化;
多AGV协同作业(10-20台)。
分层调度架构:
上层调度:根据工位任务优先级和AGV负载状态分配任务。
下层路径:采用DTA算法(动态时间A)规划路径。
DTA*算法实现:
代价函数:
f(n)=g(n)+h(n)+0.4⋅ConflictRisk(n)
1其中,$\text{ConflictRisk}(n)$ 通过时间窗重叠程度计算。
冲突解决:
低优先级AGV在冲突点前减速至0.5m/s;
若3秒内未解决,系统强制介入,重新规划路径。
效果对比:
优化前:路径冲突率8%,AGV平均等待时间12秒/次。
优化后:路径冲突率1.2%,AGV平均等待时间2秒/次,整体效率提升35%。
多模态感知融合:结合激光、视觉、毫米波雷达数据,提升动态障碍物识别精度。
边缘计算部署:在AGV本地部署轻量级路径规划模型,减少云端通信延迟。
群体智能优化:借鉴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实现多AGV路径的全局最优。
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的优化需以实时性、鲁棒性、可扩展性为目标,通过数学建模、算法创新和仿真验证,实现AGV在复杂物流场景中的高效运行。未来,随着AI和5G技术的深度融合,动态路径规划将向“预测-决策-执行”一体化方向发展,成为智能物流的核心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