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耐锢数字化智能软件技术(广东)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AGV知识

如何用托盘机器人解决蛋制品企业的痛点?

发布时间:2025-07-28 10:58:06

        蛋制品企业面临冷链管理难、人工成本高、搬运效率低、蛋品易破损、数据追溯难等核心痛点,托盘机器人可通过自动化搬运、智能调度、环境适配、数据集成等技术手段,实现从仓储到生产的全流程优化。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

一、冷链管理痛点:低温环境与效率平衡

痛点

  • 人工频繁进出冷库易冻伤,且冷库门长时间开启导致温度波动,影响蛋品质量(如裂纹率上升)。

  • 传统叉车在低温下电池性能衰减,需频繁更换电池,增加停机时间。

解决方案

  1. 耐低温托盘机器人

    • 技术适配:选用支持-25℃至常温环境运行的机器人(如捷象灵越JE-EU-600ES),配备加热模块防止电池性能衰减,采用防冷凝涂层避免传感器失灵。

    • 动态温控路径:集成智能温控系统,机器人根据托盘内鸡蛋温度自动调整运输速度(如高温蛋优先运送至预冷区),确保出库蛋品中心温度均匀性≤0.5℃。

    • 无人化冷库管理:通过机器人集群调度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减少人工进入冷库频次80%,同时降低能耗(如自动关闭冷库门时间缩短至3秒内)。

  2. 冷链数据追溯

    • 在智能托盘内嵌入RFID与温湿度传感器,实时记录蛋品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温度数据。

    • 若温度超标(如超过4℃),系统自动报警并触发纠正措施(如加速运输或隔离存储)。

二、人工成本与效率痛点:搬运环节人力密集

痛点

  • 蛋品从产线到仓储需多次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且易出错。

  • 旺季订单激增时,人工搬运效率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订单交付延迟。

解决方案

  1. 产线末端自动接驳

    • 在清洗、分级、装托工序后,部署视觉导航托盘机器人(如塔斯克AMR),通过3D摄像头识别托盘位置,自动承接成品托盘并运送至暂存区或自动化立体仓库。

    • 效果:减少人工搬运环节90%,搬运效率提升4倍(从人工每小时20托提升至机器人80托)。

  2. 跨楼层智能运输

    • 在多层厂房中,使用激光SLAM导航的AMR机器人,通过自动门、提升机等设备实现跨楼层运输(如从产线二楼至一楼冷库)。

    • 配合调度系统优化路径,运输时间从人工15分钟缩短至机器人3分钟,且支持7×24小时连续作业。

  3. 柔性产线适配

    • 机器人兼容不同规格蛋托(如蜂窝托盘、塑料托盘),通过快速换型模块支持多品种生产(如普通鸡蛋、富硒蛋、功能蛋)。

    • 案例:某企业换型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年节约换型成本超50万元。

    • image.png

三、蛋品破损痛点:搬运过程震动与碰撞

痛点

  • 人工搬运或传统叉车操作粗放,易导致蛋品碰撞破损,破损率高达0.5%-1%。

  • 破损蛋品混入合格品中,影响客户体验与品牌声誉。

解决方案

  1. 负载自适应控制

    • 机器人根据托盘重量动态调整行驶速度与加速度,避免急停或急转弯导致蛋品破损。

    • 配备压力传感器,当托盘倾斜角度超过5°时自动报警并停止运行。

  2. 在线质量检测

    • 结合机器视觉系统,在搬运过程中实时筛查裂纹、污渍等缺陷蛋。

    • 流程:机器人将托盘运送至检测工位→高速摄像头拍摄蛋品表面→AI算法分析裂纹特征→不良品自动分流至返工区。

    • 效果:入库蛋品合格率提升至99.8%,年节约损耗成本超200万元。

  3. 防震托盘设计

    • 采用蜂窝结构或EPP(发泡聚丙烯)材质托盘,吸收搬运过程中的震动能量,降低破损率30%。

    • 微信截图_20250228164002.png

四、数据追溯痛点:生产与物流信息割裂

痛点

  • 传统模式下,蛋品生产数据(如批次、生产日期)与物流数据(如入库时间、库位)分离,难以实现全流程追溯。

  • 客户投诉时,无法快速定位问题环节(如运输破损或仓储变质)。

解决方案

  1. 智能托盘与数据中台集成

    • 使用内置RFID的智能托盘(如普拉托科技产品),实时记录蛋品位置、温度、震动等数据。

    • 通过工业物联网(IIoT)技术,将托盘数据与MES(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同步,构建全流程数字孪生模型。

  2. 客户追溯系统

    • 开发微信小程序或APP,客户扫码即可查看蛋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流程信息(包括饲料来源、检测报告、运输温度曲线)。

    • 案例:某企业通过追溯系统将客户投诉处理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2小时,复购率提升15%。

五、行业案例与效益验证

案例:某大型蛋品企业实践

  • 痛点:冷库人工成本高、蛋品破损率0.8%、订单交付周期72小时。

  • 解决方案

    • 部署20台耐低温托盘机器人、1套RCS调度系统、5000个智能托盘。

    • 实现冷库无人化搬运、产线末端自动接驳、跨楼层智能运输。

  • 效益

    • 冷库人工成本降低70%,冻伤事故率为0。

    • 蛋品破损率从0.8%降至0.1%,年节约损耗成本超300万元。

    • 订单交付周期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客户满意度提升30%。

六、实施风险与应对策略


风险类型具体表现应对策略
技术风险机器人故障导致产线停机部署冗余机器人(N+1配置),建立2小时快速维修响应机制,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
数据安全风险生产数据泄露或被篡改采用边缘计算与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本地化存储与加密传输,设置分级访问权限。
人员抵触风险员工担忧岗位被替代开展“机器人操作员”认证培训,将员工从重复劳动转向设备维护、数据分析等高价值岗位。
投资回报风险机器人采购成本高,回报周期长采用“租赁+分成”模式降低初期投入,优先在痛点最突出的环节(如冷库)试点,逐步推广。



上一篇:如何将托盘机器人应用到蛋制品行业中? 下一篇:没有了!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