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制品行业中,托盘机器人凭借高效、精准、灵活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码垛、分拣、装托、仓储物流等核心环节,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并优化管理。以下是具体运用场景及案例分析:
场景痛点:传统人工码垛需重复搬运鸡蛋托盘,劳动强度大且易导致背痛等职业病,同时效率受限(约每小时1,000-2,000枚鸡蛋)。此外,人工操作易因疲劳或疏忽造成鸡蛋破损。
机器人解决方案:
库卡KR QUANTEC机器人:在荷兰某蛋品企业应用中,该机器人每小时可码垛108,000枚鸡蛋(约108箱),效率是人工的50倍以上。其夹具适配蜂窝和塑料托盘,通过激光传感器精准定位鸡蛋位置,确保码垛整齐且破损率趋近于零。
大牧人EGGPACKER智能装托机:虽非传统托盘机器人,但集成托盘适配功能,可每小时处理72,000枚鸡蛋(EP200型),通过柔性硅胶护夹和自适应滑道,实现鸡蛋大头朝上、零破损入托,适配多样化蛋托规格。
场景痛点:蛋品需按重量、新鲜度、裂纹等标准分级,人工分拣效率低(约每小时500-1,000枚)且易漏检,导致产品一致性差。
机器人解决方案:
Delta机构分拣机器人:结合机器视觉系统,可快速识别鸡蛋表面裂纹、污渍等缺陷,并通过气动真空吸盘实现无损抓取。某研究案例中,该系统分拣效率达每小时3,600枚,准确率超99%,显著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
协作机器人自动装箱系统:力生智能等企业开发的协作机器人,可与人工协同完成蛋品装箱任务,通过柔性夹具适应不同规格蛋盒,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包装效率。
场景痛点:蛋制品仓储需高效利用空间,同时确保托盘循环使用以降低成本。传统人工管理易出现托盘丢失、错配等问题。
机器人解决方案: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力生智能的AMR机器人可自动存取托盘,通过激光导航或视觉SLAM技术实现仓库内精准定位,与WMS系统联动,优化托盘周转效率。例如,在某大型蛋品冷链仓库中,AMR机器人使托盘利用率提升30%,人工成本降低40%。
数字化托盘循环系统:结合RFID或二维码技术,机器人可实时追踪托盘位置与状态,实现“一托一码”管理。路凯、京东云箱等企业推出的智慧云平台,通过机器人与数字化系统协同,使托盘循环共用效率提升50%以上。
场景痛点:非笼养模式下,鸡蛋收集需适应多层散养环境,传统人工收集效率低且易污染蛋品。
机器人解决方案:
散养鸡养殖机器人:某专利设计的多功能机器人通过转动装置带动蛋托,结合摄像头视觉识别,可自动定位并收集散养鸡蛋。其四角摄像头实现360°环境感知,确保在复杂养殖环境中稳定运行,收集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以上。
效率提升:托盘机器人使蛋制品行业码垛、分拣等环节效率提升5-10倍,部分场景达数十倍。
成本降低:减少人工成本30%-50%,同时降低鸡蛋破损率(从3%-5%降至0.1%以下)。
管理优化:数字化托盘系统实现全链路追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响应速度。
可持续发展:机器人应用推动蛋制品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符合“双碳”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