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
作为托举式AGV小车的“大脑”,采用工业计算机或PLC控制器,负责任务规划、路径导航及传感器数据整合。例如,通过MES/WMS系统接收指令后,自动计算最优路径并实时调整运行策略。
驱动与导航
激光SLAM: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环境构建地图,定位精度达毫米级,适合动态复杂场景(如电商仓库)。
视觉导航:利用摄像头识别地面标识或二维码,成本较低,适用于固定路径场景。
驱动方式:支持单舵轮(简单直线)、双轮差速(原地转向)或全向驱动(360°移动),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导航技术:
传感器与安全
集成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超声波等,实现360°避障与紧急制动。部分机型还支持RFID标签识别,提升定位可靠性。
能源管理
采用锂电池或超级电容,支持自动充电功能。例如,华睿机器人AGV可在电量不足时自主返回充电站,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
载重与精度
载重范围:500kg~2000kg,支持窄通道(宽度<2m)作业。
定位精度:激光SLAM导航下,重复定位精度±10mm,停止精度±10mm。
灵活性与协同
支持多机协同作业(如1000台以上集群调度),通过分布式算法实现路径规划与交通协调。
提供“邮差模式”“呼叫模式”等多种作业逻辑,适应柔性化生产需求。
安全防护
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识别行人、车辆等障碍物并主动避让,部分机型通过UL/CE安全认证。
制造业
汽车装配:用于车身零部件运输,如特斯拉工厂通过托举式AGV小车实现全自动产线物料配送。
3C电子:在半导体车间搬运晶圆或成品,满足高精度与无尘环境要求。
物流与仓储
电商仓库:京东亚洲一号仓库使用托举式AGV小车进行“货到人”分拣,效率提升3倍以上。
冷链仓储:在低温环境下替代人工搬运,减少货物损耗。
其他领域
医疗:医院药房通过托举式AGV小车自动配送药品,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农业:温室中运输肥料或果实,提高种植效率。
市场规模
2023年全球AGV市场规模达32.08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72.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12.83%。
中国为全球最大市场,占比超64%,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137.79亿元,同比增长36%。
主要企业
新松机器人:国内AGV龙头,提供全系列托举式AGV,2023年营收39.67亿元。
海康机器人:依托海康威视技术,主攻仓储物流场景,服务全球700+客户。
极智嘉(Geek+):专注于电商仓储,推出“货箱到人”解决方案,市占率领先。
华睿机器人:便用自身视觉技术,深耕制造业各大场景,用极致的性价比打出了特色运用。
塔斯克机器人:用独有的智能托盘搬运机器人,隐形叉臂,独特的取货方式,小通道占用,还给货物更多的存储空间,获得了物流行业一致好评。
国产化趋势
核心零部件(如激光传感器、导航系统)国产化率超90%,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技术升级方向
导航技术:向无反射板激光导航、视觉SLAM演进,降低成本并提升环境适应性。
能源管理:推广无线充电与能量回收技术,延长续航时间。
智能化:结合AI算法优化路径规划,支持动态避障与任务优先级调整。
市场需求变化
柔性化: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如3C行业快速换线场景。
跨行业渗透:向医疗、新能源(如锂电生产)等领域扩展,推动托举式AGV小车应用场景多元化。
标准化推进
行业正制定统一通信协议与兼容性标准,解决多品牌托举式AGV小车协同作业难题,促进市场规范化发展。
托举式AGV小车作为物流自动化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成熟度与场景适应性不断提升。未来,随着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需求增长,AGV将向更智能、更柔性的方向发展,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