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仓库中采用AGV(自动导引车)进行危化品隔离搬运,并通过人机分离实现更高安全性,是当前高危行业物流自动化升级的核心方向。以下从技术实现、安全优势、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四方面展开分析:
全防爆结构
部件防爆: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采用隔爆外壳或本质安全设计,内部爆炸不会引燃外部环境。例如,防爆电机通过强制风冷或液冷系统确保表面温度低于危险物质引燃温度(如氢气环境需满足Ex ia IIB T4等级)。
材料无火花:叉臂、车身等接触部位使用铜合金、不锈钢等无火花材料,减少机械摩擦产生的火花风险。
密封防护:电缆引入装置配备密封接头,防止爆炸性气体侵入设备内部;高等级密封结构杜绝粉尘、气体侵入电气部件。
静电与火花防控
配备静电消除装置,通过导电轮胎或接地链释放静电,避免静电积聚引发爆炸。
蓄电池防爆设计:电源装置采用防爆特殊型,防止电火花引发事故。
智能安全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环境与设备状态:内置温度、电压、电流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波动或危险气体浓度过高时,立即自动断电、报警并上报后台系统。
智能避障与路径规划:通过激光导航、视觉识别等技术,精准识别狭窄通道、转弯死角,避免碰撞风险。
人机分离与权限管理
物理隔离:AGV运行区域与人工操作区通过实体护栏、高反光标线严格区隔,杜绝人员误入。
电子围栏:通过激光避障系统划定AGV安全作业范围,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时触发紧急制动。
权限分级:操作人员需通过认证授权才能进入AGV控制界面,防止误操作。
降低人员暴露风险
化工原料区、反应釜配料区等易燃易爆区域,AGV可实现全程无人搬运,减少人员接触危险品的频率。例如,某西南化工企业引入6台防爆AGV后,人员暴露率降低90%以上。
消除人为操作失误
传统叉车依赖人工驾驶,易因疲劳、疏忽导致事故;AGV通过程序化控制,避免超速、违规穿行等行为。例如,蚂蚁机器人在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中,通过防爆AGV实现跨楼层转运,事故率降至零。
24小时连续作业
AGV不受空间限制,可替代3班倒人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防爆AGV在危险品仓库中连续运行,效率提升30%以上。
多车协同与柔性生产
可编程调度系统支持多台AGV集群作业,适应复杂工况。例如,瑞朗特防爆AGV在医药制造中实现洁净室与危险原料仓交叉运输,通过自动门联动系统无缝物料交接。

化工行业
搬运易燃液体(如乙醇、甲苯)、气体钢瓶(如液氯、丙烷)及固体化学品(如硝化棉)。
替代传统人力搬运,减少人员接触危险品的频率,降低人为操作失误风险。
医药制造
搬运放射性药物或生物制剂,减少工作人员暴露风险。
在洁净室与危险原料仓交叉运输场景中,防爆AGV实现无尘搬运与无缝物料交接。
新能源领域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粉尘易燃,防爆AGV采用高等级防尘结构与防爆电控系统,保障搬运安全。
在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中,AGV实现全自动物料出入库和产线配送。
矿山行业
运输非煤矿山中的危险品,如炸药或含爆炸性物质的矿石。
防爆AGV在化工企业的应用
安全效益:替代人工搬运,配备防爆、防碰撞、急停等多重保护机制,事故率降至零。
效率提升: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与自动化设备无缝对接,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柔性扩展:支持全向行驶、重载(8吨)功能,空间利用率提高30%。
机器人在锂离子电池项目中的实践
项目背景: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新建项目,园区面积大、装卸任务繁重。
解决方案:引入防爆叉车和室外牵引车,实现全自动物料出入库和产线配送。AGV通过提升机跨楼层转运,满托盘配送线边,空托盘收集返回仓库。
成效:降低人工成本,解决夜间物料搬运痛点,实现24小时全天候响应。
随着人工智能与工业物联网的融合,防爆AGV的认证标准将趋于统一,成本进一步降低,应用领域扩展至更多复杂环境。例如,瑞朗特防爆车辆有限公司通过掌握主动防爆与智能检测核心专利技术,已在全国多家大型化工、新能源及制药企业中投入使用,推动制造业向更安全、更绿色的方向转型。
结论:化工仓库采用防爆AGV实现危化品隔离搬运与人机分离,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生产模式的革命。它通过全防爆结构、智能监控与物理隔离,将安全从“消极防守”升级为“主动防控”,为高危行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