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耐锢数字化智能软件技术(广东)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AGV知识

集群是如何实现多机协同的?

发布时间:2025-11-17 14:28:01

      在机器人领域,优必选通过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人形智能网联中枢(IoH)实现了多台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多机协同。以下是具体实现方式及案例:

一、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大小脑”

  1. 超级大脑(云端)

    • 实现复杂产线级任务的高维决策,如任务拆解、动态调度、异常监测。

    • 通过语义VSLAM导航与灵巧操作需求,动态分配云端与本地大脑的任务分工。

    • 核心技术:基于多模态具身推理大模型,采用DeepSeek-R1深度推理技术,支持亿级工业数据集处理。

    • 功能

    • 案例:在极氪5G智慧工厂中,超级大脑协调数十台Walker S1机器人完成分拣、搬运、装配等任务,决策响应速度达毫秒级。

  2. 智能小脑(本地端)

    • 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加速技能生成与迁移。

    • 实现轨迹规划、负载辨识与柔顺控制的多机协同。

    • 核心技术:基于Transformer模型,研发跨场域融合感知技术和多机协同控制技术。

    • 功能

    • 案例:在协同搬运大负载工件时,智能小脑动态调整机器人姿态与力度,确保搬运稳定性。

    • image.png

二、多机协同关键技术

  1. 跨场域纯视觉感知技术

    • 功能:每台机器人将视觉画面共享至云平台,实现动态目标的跨场域连续感知与跟踪。

    • 案例:在极氪工厂中,机器人群体协作构建全局地图,完成“群建群享”,实时重构动态环境。

  2. 多机协同控制技术

    • 功能:构建联合规划控制系统,通过联合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实现轨迹规划、负载辨识与柔顺控制。

    • 案例:在搬运近30公斤的汽车零部件料箱时,机器人协同调整运动轨迹,避免碰撞。

  3. 带触觉五指灵巧手技术

    • 功能:通过高精度感知与自适应控制,实现微米级柔软物体无损抓取。

    • 案例:在精密装配场景中,机器人抓取0.5毫米误差范围内的柔软薄膜,确保装配无损伤。

三、典型应用场景

  1. 协同分拣

    • 场景:总装车间、SPS仪表区。

    • 技术:跨场域纯视觉感知+智能混合决策技术。

    • 效果:机器人动态跟踪目标,协作完成分拣任务,效率提升30%。

  2. 协同搬运

    • 场景:大负载工件运输。

    • 技术:多机协同控制技术+联合规划控制系统。

    • 效果:搬运稳定性提升40%,负载分布不均问题解决。

  3. 精密装配

    • 场景:车门装配区、质检区。

    • 技术:带触觉五指灵巧手+高精度感知。

    • 效果:装配精度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柔软物体操作成功率99%。

四、数据驱动与持续优化

  1. 高质量数据回流

    • 通过实机操作积累稀缺工业数据,结合合成仿真数据训练多模态推理大模型。

  2. 强化学习训练

    • 采用COT(思维链)与GRPO强化学习方式,基于RAG知识库快速训练专业工种。

  3. 技能库积累

    • 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形成通用技能库,提升泛化能力。

五、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领先地位:优必选是全球首个实现多台、多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协同的企业,技术领先Figure AI、特斯拉Optimus。

  • 商业化落地:已与比亚迪、吉利汽车等合作,进入全球最多车厂实训,意向订单超500台。

  • 未来方向:通过持续交互进化出高效能协作,推动工业制造“智能密度”质变,从单机智能迈向群体觉醒。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