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耐锢数字化智能软件技术(广东)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AGV知识

AGV避障区域发生阻塞时,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5-09-18 14:09:51

       当AGV避障区域发生阻塞时,需通过快速响应、智能决策、协同处理三阶段流程,结合技术手段与管理策略,确保安全恢复通行并最小化对生产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及关键措施:

一、快速响应:立即识别阻塞并触发警报

  1. 多级阻塞检测机制

    • 本地报警:AGV本体鸣笛或闪烁警示灯,提醒周围人员注意。

    • 远程报警:通过5G/Wi-Fi将阻塞信息(时间、位置、AGV编号)上传至中央调度系统(RCS),并推送至管理员手机/平板。

    • 区域广播:在阻塞区域附近的扬声器播放语音提示(如“AGV路径阻塞,请立即清理”)。

    • 传感器实时监测:AGV通过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视觉摄像头等实时检测前方障碍物,结合SLAM(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更新地图,标记阻塞位置。

    • 系统联动报警:当AGV因阻塞停滞超过设定时间(如5秒)或距离障碍物过近(如≤0.5米)时,自动触发以下报警:

  2. 阻塞类型分类

    • 动态阻塞:由移动障碍物(如工人、叉车)引起,需预测其运动轨迹。

    • 静态阻塞:由固定障碍物(如倾倒的货物、故障设备)引起,需评估移除难度。

    • 系统级阻塞:多台AGV因路径冲突或调度错误导致连锁阻塞,需全局协调。

    • image.png

二、智能决策:根据阻塞类型选择处理策略

场景1:动态阻塞(如工人误入路径)

  1. AGV自主避让

    • 减速+绕行:AGV降低速度至安全值(如0.3m/s),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识别预测工人运动方向,选择最短绕行路径(如向右侧偏移0.8米)。

    • 紧急停止:若工人突然停止或反向移动,AGV立即触发急停(制动距离≤0.2米),避免碰撞。

  2. 人员行为干预

    • AR眼镜引导:若工人佩戴AR眼镜,系统通过眼镜投影箭头或文字提示(如“向左移动,避开AGV”)。

    • 语音交互:AGV通过车载扬声器播放语音指令(如“请立即离开行驶区域”),或与管理员通话请求协助。

  3. 系统级调整

    • 任务重分配:RCS将阻塞AGV的任务转移至其他空闲AGV,避免任务延误。

    • 路径热力图更新:标记该区域为“高风险区”,后续调度时优先分配给避障能力更强的AGV(如配备更密集传感器的型号)。

场景2:静态阻塞(如货物倾倒)

  1. 自动清障尝试

    • 小型障碍物:若障碍物尺寸≤AGV底盘高度(如工具箱、纸箱),AGV通过机械臂或推板自动移除。

    • 大型障碍物:若障碍物超限(如货架倾倒),AGV后退至安全距离(如1米),并标记为“需人工处理”。

  2. 协同清障流程

    • 召唤清障机器人:RCS调度专用清障AGV(如配备机械臂和吸盘的型号)前往现场,通过视觉识别抓取障碍物并搬运至临时存放区。

    • 人工辅助:若清障机器人无法处理(如液体泄漏),系统通知附近工人携带专用工具(如防化手套、吸油毡)前往清理。

  3. 路径恢复验证

    • 传感器二次检测:清障完成后,AGV重新扫描路径,确认无残留障碍物后恢复行驶。

    • 模拟通行测试:RCS在虚拟环境中模拟AGV通过该路径,验证无碰撞风险后再开放实际通行。

场景3:系统级阻塞(如多台AGV连锁停滞)

  1. 全局调度优化

    • 优先级重置:RCS重新分配任务优先级(如紧急补料任务设为最高级),暂停低优先级任务(如非生产性搬运)。

    • 路径分流:将部分AGV调度至备用路径(如环形绕行路线),分散流量压力。

  2. 车队协同控制

    • V2V通信协调:停滞AGV通过车与车通信共享位置和速度信息,按顺序依次启动(如每台AGV间隔2秒启动),避免追尾。

    • 领航车模式:指定一台AGV作为“领航车”,其他AGV跟随其路径和速度,减少决策冲突。

  3. 人工干预兜底

    • 远程手动控制:管理员通过监控大屏或平板,手动拖拽AGV图标调整路径,或直接控制其移动(如绕过拥堵点)。

    • 现场指挥:派遣操作员到阻塞区域,使用遥控器或手势识别设备(如Kinect)引导AGV通行。

三、协同处理:人机物高效配合

  1. 人员角色分工

    • 现场安全员:负责疏散阻塞区域人员,设置警戒线,防止二次事故。

    • 技术维护员:检查AGV传感器和机械结构是否损坏,修复故障后重启系统。

    • 调度协调员:在RCS中调整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监控全局运行状态。

  2. 货物管理措施

    • 临时存放区:在阻塞区域附近设置临时货物存放区,快速转移倾倒或错放的货物。

    • 标准化包装:强制使用防倾倒托盘(如带围栏的塑料托盘),减少货物滑落风险。

  3. 数据记录与分析

    • 阻塞事件日志:记录每次阻塞的时间、位置、类型、处理时长、责任人等信息。

    • 根因分析报告:通过5Why分析法(如“为什么货物会倾倒?→托盘未固定→包装流程缺失检查环节”)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如增加包装检查工序)。

四、案例实践:某电子厂AGV阻塞处理流程

  • 场景:AGV在运输线路板时,因工人搬运货架时未注意路径,导致货架倾倒阻塞通道。

  • 处理步骤

    • 安全员设置警戒线,技术员检查AGV无损坏后重启。

    • 调度员召唤清障AGV,用机械臂抓取货架并搬运至临时存放区。

    1. AGV检测:激光雷达识别到货架倾倒,立即急停并上传报警信息至RCS。

    2. 系统响应:RCS标记阻塞区域,暂停该路径所有AGV任务,并通知附近安全员。

    3. 清障作业

    4. 路径恢复:AGV重新扫描路径,确认无障碍后恢复行驶,RCS优化后续任务分配避开该区域。

  • 效果

    • 阻塞处理时间从平均15分钟缩短至3分钟,生产中断损失减少80%。

    • 通过根因分析,工厂在货架搬运流程中增加“路径检查”环节,后续阻塞事件发生率降低9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