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多机调度中的自动避让功能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路径规划、动态优先级分配及智能交通管制等技术实现,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交通大脑”来统筹全局,确保多台AGV在复杂环境中高效、安全地协同作业。以下是具体实现方式与优势分析:
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环境
AGV通过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多模态感知设备,实时构建环境三维地图。例如:
激光雷达: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生成高密度点云数据,精准识别障碍物位置,精度可达±5mm。
视觉摄像头: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物体类型与距离,结合鱼眼镜头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测,适应动态环境。
超声波传感器:在近距离(0.3-5米)检测中弥补激光雷达盲区,提升避障可靠性,尤其在狭窄通道或拐角处。
实时路径规划与动态调整
全局路径规划:基于A*、Dijkstra等算法生成最优路径,结合实时交通数据动态调整。例如,系统会提前为每台AGV分配“路权”,避免两车同时进入同一区域,类似红绿灯机制。
局部避障:采用强化学习(如DQN算法)实现动态避障。当AGV感知到障碍物时,系统会在0.2秒内完成判断、决策与绕行,类似自动驾驶的“行人检测+规避系统”。
动态优先级分配与交通管制
优先级规则:系统根据任务紧急程度、AGV位置、电量等因素分配优先级。例如,搬急货的AGV优先通行,其他AGV靠边站,避免“撞车”。
死锁检测与解决:当多台AGV因路径冲突形成阻塞时,系统会触发死锁检测机制,识别“死循环”模式,并指挥部分车辆退让或换路,保障系统整体不瘫痪。
物理空间优化设计
通道规划:通道宽度至少允许2台AGV并行+避让空间,关键点(如电梯、转运区)设置缓冲排队线,避免一窝蜂挤上去。
避车区与等待区:在狭窄通道或交叉路口设置避车区,供AGV临时停靠或绕行,减少拥堵风险。

效率提升
减少空驶与等待时间:通过实时路径规划与动态调整,AGV能够避开拥堵路段,选择“最流畅”的路线,而非最短路线。例如,系统会根据路径拥堵程度、历史排队数据等打分,优先选择评分高的路线。
任务优先级管理:紧急任务优先执行,普通任务稍后处理,确保关键任务及时完成。例如,某条产线即将断料时,系统会立即插队调度AGV执行补货任务。
安全性增强
多级避障机制:结合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测,误检率低于0.5%。
防撞感应区:AGV本身设有防撞感应区,触发后自动缓行或减速,避免碰撞事故。
系统稳定性优化
动态调度机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每台AGV的位置与状态,动态调整行驶路线,确保物流畅通。例如,当某台AGV故障时,系统会立即将未完成任务重新分配给其他AGV。
应急预案:遇到突发情况(如货架倒塌、地面湿滑)时,系统会启动应急预案,指挥AGV重新规划路线或停在安全位置。
电商仓库
在电商仓库中,AGV需要频繁穿梭于拣货区、打包区与出库区之间。通过自动避让功能,AGV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避免与其他AGV或障碍物碰撞,确保订单及时处理。
汽车制造
在汽车制造车间,AGV需要搬运重型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至装配线。自动避让功能能够确保AGV在狭窄通道中安全行驶,避免因碰撞导致零部件损坏或生产中断。
医药行业
在医药行业,AGV需要搬运对环境要求高或有毒有害的物料。自动避让功能能够确保AGV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避免因碰撞导致物料泄漏或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