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多机调度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路径规划、优先级管理及多传感器协同技术,实现了自动避让与任务插队的灵活调度,显著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以下是具体实现方式与优势分析:
实时环境感知
AGV通过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环境实时三维地图。例如:
激光雷达: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生成高密度点云数据,精度可达±2mm,精准识别障碍物位置。
视觉摄像头: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物体类型与距离,结合鱼眼镜头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测。
超声波传感器:在近距离(0.3-5米)检测中弥补激光雷达盲区,提升避障可靠性。
动态路径调整
全局路径规划:基于A*、Dijkstra等算法生成最优路径,结合实时交通数据动态调整。例如,成都飞机工业的时空避障专利通过时间窗分配,避免多AGV在狭窄通道的碰撞,调度效率提升40%。
局部避障:采用强化学习(如DQN算法)实现动态避障。广东某厂商通过深度强化学习训练AGV,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调整速度与方向,避障成功率提升30%。
分布式决策与协同
混合博弈理论:基于分层分布式架构,全局任务分配与局部路径优化相结合,提升系统鲁棒性。例如,X技术的专利通过启发式奖励函数(如曼哈顿距离优化)和碰撞惩罚机制,实现多AGV无冲突路径规划。
5G与边缘计算:中国联通在工厂部署5G专网,将AGV调度系统迁移至边缘云,通信时延降至19ms,支持100台以上AGV实时协同。
多因素任务分配逻辑
AGV调度系统根据任务优先级、AGV位置、电量、负载能力等因素综合决策,确保高优先级任务优先执行。例如:
紧急任务插队:若某条产线即将断料或客户订单需30分钟内发货,调度系统自动插队,优先调度AGV执行高优先级任务。
竞价分配机制:AGV根据自身状态(如电量、距离、负载)“竞标”任务,最合适的AGV中标,避免低效抢单。
动态优先级调整
规则引擎:支持人工预设优先级规则(如“料箱已空”“产线报警”触发优先调度)或系统自动判断。
路径热度图:调度系统维护一张“路径热度图”,分析各路段拥堵程度,智能派单以分流交通压力。
任务队列的灵活管理
任务排序优化:根据任务紧急程度、距离、AGV位置等因素,对任务队列动态排序,减少空驶时间与能耗。
任务接替机制:若某台AGV故障或电量不足,调度系统立即将未完成任务重新分配给其他AGV,保障任务连续性。

效率提升
避堵与分流:通过实时路径规划与动态调整,减少AGV等待时间,提升整体通行效率。例如,菜鸟物流在盒马供应链中心部署200台AGV,通过WCS控制系统实现“货找人”模式,单日分拣能力超280万份。
任务优先级管理:确保关键任务及时完成,避免生产中断。例如,航天科工的AGV调度系统支持跨楼层、跨厂房运输,为火箭零部件生产提供柔性物流保障。
安全性增强
多级避障机制:结合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测,误检率低于0.5%。
交通管制规则:通过单行通道、红绿灯机制、动态调度等策略,避免AGV碰撞与拥堵。
成本优化
智能充电管理:根据AGV电量状态动态调度充电任务,避免“猝死”停机。例如,低电量AGV自动返回充电站,无线充电技术支持边跑边充,延长续航时间。
负载均衡:避免某些AGV过载运行,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