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耐锢数字化智能软件技术(广东)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AGV知识

蛋制品行业生产企业如何用托盘机器人打造厂内智慧物流?

发布时间:2025-07-28 10:46:13

         在蛋制品行业,生产企业可通过托盘机器人与数字化系统协同,从仓储布局优化、生产流程衔接、冷链物流强化、供应链协同四大维度构建厂内智慧物流体系,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仓储环节:动态优化存储密度与周转效率

  1. 高密度自动化仓储

    • 引入六向穿梭车系统(如智库智能方案),通过机器人集群调度实现托盘密集存储。该系统可适配10米以上仓储空间,库容提升30%,且单台设备故障不影响整体运行,确保24小时连续作业。

    • 结合智能共享托盘(如普拉托科技产品),内置RFID与传感器,实时追踪托盘位置与鸡蛋状态(如温度、破损率),通过云端平台优化库位分配,减少人工盘点时间80%。

  2. 柔性分拣与出入库

    • 部署全向堆高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在10米以下仓储空间实现窄巷道高效作业,兼容不同规格蛋托(如蜂窝托盘、塑料托盘),分拣效率提升40%。

    • 集成WMS系统与机器人调度软件,根据订单优先级动态规划路径,例如优先处理冷链订单对应的托盘,缩短出库时间50%。

    • image.png

二、生产环节:无缝衔接产线与仓储

  1. 产线末端自动化接驳

    • 在清洗、分级、装托等工序后,使用塔斯克托盘机器人直接承接成品托盘,通过视觉导航避开障碍物,将托盘运送至暂存区或自动化立体仓库。该机器人无需货架改造,可适配现有产线布局,减少人工搬运环节90%。

    • 结合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搬运过程中实时筛查裂纹、污渍等缺陷蛋,不良品自动分流至返工区,确保入库蛋品合格率超99.8%。

  2. 跨楼层/区域协同作业

    • 部署AMR自主移动机器人,通过激光SLAM技术实现跨楼层运输(如从产线二楼至一楼冷库),配合自动门、提升机等设备完成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某企业应用后,跨楼层运输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人工成本降低60%。

三、冷链物流:精准控温与高效周转

  1. 冷库内自动化作业

    • 采用耐低温托盘机器人(如捷象灵越JE-EU-600ES),在-25℃环境中稳定运行,通过多线激光雷达与3D摄像头实现安全避障,避免人工进入冷库导致的冻伤风险。

    • 结合智能温控系统,机器人根据托盘内鸡蛋温度自动调整运输速度(如高温蛋优先运送至预冷区),确保出库蛋品中心温度均匀性≤0.5℃。

  2. 冷链运输可视化追溯

    • 集成G7易流等运输管理系统,通过车载传感器与托盘RFID标签,实时监控在途温度、湿度及震动数据。若运输过程中温度偏离设定范围(如>4℃),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调整冷机功率,货损率降低至0.2%以下。

    • 微信截图_20250228164228.png

四、供应链协同:数据驱动决策优化

  1. 全链路数字化集成

    • 构建乘易达智慧物流平台,贯通“产地采收-干线运输-销区配送”全流程数据,实现订单、在途监控、签收、结算全链在线协同。某企业应用后,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70%,结算周期缩短至3天。

    •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物流网络,例如根据历史订单数据预测区域需求,提前将蛋品预置至前置仓,减少紧急调货成本40%。

  2. 标准化与生态共建

    • 推动托盘标准化(如采用1200mm×1000mm国际标准托盘),降低机器人适配成本。某企业统一托盘规格后,机器人调度系统复杂度下降50%,维护成本降低30%。

    • 参与制定蛋品分级标准与数字化服务规范,例如与行业协会合作定义“A级蛋”的托盘包装标准(如每托120枚、重量误差≤1%),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实施效果与行业趋势

  • 效率提升:综合应用托盘机器人与数字化系统后,蛋制品企业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40%,人工成本降低60%,订单履行周期缩短50%。

  • 技术融合:未来托盘机器人将与5G、数字孪生、区块链深度融合,例如通过数字孪生模拟仓储场景优化机器人路径,或利用区块链实现托盘流转全程可信追溯。

  • 政策支持:商务部等八部门《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培育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蛋制品企业可借此政策红利加速智慧物流转型。

通过上述策略,蛋制品企业可构建“机器人+数字化”双轮驱动的智慧物流体系,实现从生产到交付的全流程降本增效,同时为行业标准化与智能化升级提供示范。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