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托盘潜伏式AGV的实施效果需从效率、成本、质量、安全、系统协同、员工反馈六大核心维度建立量化指标体系,结合行业特性与实施目标进行动态分析。以下是具体评估方法及关键指标:
搬运效率
单趟搬运时间:对比AGV实施前后单趟搬运的平均时间(如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验证导航精度与路径规划优化效果。
日均搬运量:统计AGV每日完成的搬运任务数(如从200趟提升至400趟),评估设备利用率与调度系统负载均衡能力。
设备利用率:计算AGV的实际运行时间占总可用时间的比例(目标≥85%),反映设备闲置率与任务分配合理性。
订单处理能力
订单响应时间:从订单下达到AGV开始搬运的间隔时间(如从10分钟缩短至3分钟),验证系统实时性与任务优先级管理。
订单完成率:统计按时完成的订单占比(目标≥98%),评估AGV在高峰时段的稳定性。
峰值处理能力:模拟订单量激增场景(如促销活动),测试AGV系统的最大处理能力(如从5000单/天提升至8000单/天)。
人工成本节约
直接人工减少:计算AGV替代的搬运工数量(如从10人减少至3人),按人均年薪(如8万元/年)估算年节约成本(如56万元/年)。
间接人工优化:评估因AGV实施减少的管理岗位(如调度员)或培训成本(如新员工培训时间从2周缩短至3天)。
运营成本优化
能耗成本:对比AGV与人工搬运的单位能耗(如AGV每趟耗电0.5度,人工搬运无直接能耗),结合电价计算年节约费用。
维护成本:统计AGV的年维护费用(如2万元/年)与人工搬运设备的维护费用(如叉车5万元/年),评估长期成本优势。
空间成本:通过密集存储提升仓库面积利用率(如从60%提升至85%),计算减少的租金支出(如年租金节约20万元)。
货物损坏率
破损统计:对比AGV实施前后货物破损件数(如从每月50件降至5件),分析搬运平稳性(如加速度控制、货叉稳定性)。
高价值货物保护:针对运动用品中的高端产品(如碳纤维自行车、专业跑鞋),单独统计破损率,验证AGV的减震设计与精准停靠能力。
操作准确性
任务错误率:统计AGV执行错误任务的比例(如送错货架、重复搬运),目标应低于0.1%。
数据同步准确性:验证AGV与WMS/ERP系统的数据同步延迟(如≤1秒),确保库存实时更新。
安全事故率
碰撞事故:统计AGV运行期间与人员、货架的碰撞次数(目标为0),分析避障传感器(如激光雷达、超声波)的响应速度与覆盖范围。
紧急停止次数:记录因突发情况(如人员闯入)触发的紧急停止次数,评估安全预警系统的灵敏度。
设备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计算AGV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运行时间(目标≥2000小时),反映硬件稳定性。
故障恢复时间(MTTR):统计从故障发生到恢复运行的平均时间(目标≤30分钟),验证远程诊断与备件供应效率。
与WMS/ERP集成度
任务下发延迟:测试从WMS下发任务到AGV接收指令的响应时间(如≤2秒),验证接口稳定性。
库存同步误差:对比AGV搬运后WMS中的库存数据与实际库存,误差率应低于0.01%。
柔性生产支持
换型时间:在运动用品行业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下,统计AGV适应产品换型的时间(如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验证路径动态调整能力。
多机型协同:评估AGV与其他自动化设备(如机械臂、输送线)的协同效率(如任务交接时间≤5秒),提升整体产线流畅性。
员工满意度
调查问卷:通过匿名问卷收集员工对AGV实施后的工作强度、安全性、技能提升的满意度(如评分从60分提升至85分)。
离职率:统计搬运岗位的离职率变化(如从30%降至10%),反映工作环境的改善。
技能升级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员工从体力劳动转向设备监控、异常处理所需的培训时长(如从0小时增加至40小时/年)。
新岗位创造:评估AGV实施后新增的岗位(如AGV维护工程师、调度系统管理员)数量与技能要求。
投资回收期
公式:ROI =(年综合收益 - 年综合成本)/ 初始投资 × 100%。
案例:若初始投资为200万元,年综合收益(效率提升+成本节约)为150万元,年综合成本(能耗+维护)为30万元,则ROI =(150-30)/200×100%=60%,投资回收期≈1.67年。
长期价值
扩展性:评估AGV系统是否支持未来业务扩张(如新增仓库、增加AGV数量),避免重复投资。
技术升级:分析供应商的软件升级周期(如每半年一次)与硬件迭代计划(如3年换代),确保系统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