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耐锢数字化智能软件技术(广东)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AGV知识

AGV的DTA*算法和RHP-LB算法是如何实现的?

发布时间:2025-11-19 10:21:21

DTA*算法实现及特点

DTA算法(动态时间窗A算法)通过引入时间窗预测机制,在动态环境中实现AGV路径的实时优化。其核心实现步骤如下:

  1. 地图建模与网格划分
    将总装线地图离散化为时间-空间网格(如10cm×10cm的网格单元),每个网格标注静态障碍物(如立柱、设备)和动态障碍物(如其他AGV、人工叉车)的初始位置。

  2. 时间窗预测与冲突规避

    • 动态权重分配:为每个网格单元分配时间属性,预测其他AGV在未来时间步的占用情况。例如,通过历史轨迹数据预测AGV在接下来5秒内的可能位置。

    • 路径代价函数优化:在传统A*算法的代价函数中引入动态权重,综合考虑路径长度、障碍物密度和时间窗冲突风险。例如,若某路径在未来3秒内被其他AGV占用,则增加该路径的代价值。

  3. 实时路径规划与调整

    • 动态重调度机制:每5-10秒重新计算路径,根据实时传感器数据(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更新障碍物位置,并调整时间窗预测模型。

    • 局部避障策略:当检测到突发障碍物(如人工叉车突然进入路径)时,立即触发局部路径重规划,通过改进型A算法(如D Lite)生成绕行路线。

效果验证:在汽车总装线测试中,DTA*算法使AGV路径冲突率从8%降至1.2%,平均路径长度增加<5%,有效减少了因路径冲突导致的无效移动。

RHP-LB算法实现及特点

     RHP-LB算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生产线平衡与AGV调度协同算法)通过优化工位任务分配和AGV配送优先级,实现全局效率提升。其核心实现步骤如下:

  1. 生产线平衡优化

    • 任务缓冲阈值设定:为每个工位设定任务缓冲阈值(如剩余物料<10件时触发配送),动态调整工位任务分配。例如,当某工位剩余物料降至阈值时,系统立即提升该工位配送优先级。

    •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以最小化总空闲时间(∑i=1n(Ti−Tˉ)²,Ti为工位节拍,Tˉ为平均节拍)为目标,通过PSO算法重新分配任务。例如,在测试中,PSO算法使工位空闲时间标准差从12秒降至4秒。

  2. AGV调度同步与路径优化

    • 动态优先级调整:根据新任务分配结果,调整AGV配送优先级(如向节拍较慢工位增加配送频次)。例如,若某工位节拍比平均值低20%,则增加其配送AGV数量。

    • 路径-任务协同优化:结合DTA*算法为每辆AGV规划最短无冲突路径,确保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的协同性。例如,在测试中,协同优化使AGV空驶率从32%降至15%。

    • image.png

效果验证:在家电总装线测试中,RHP-LB算法使生产线平衡率从82%提升至91%,日产量从480台增至560台,同时因物料配送延迟导致的停线时间从每月12小时降至2小时。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