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柔性搬运的核心技术通过多模态导航融合、动态路径规划、高精度对接、模块化动力系统、柔性夹具与安全冗余设计实现零损伤,具体如下:
激光SLAM+UWB+视觉识别三重定位: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环境生成三维地图,UWB(超宽带)技术实现厘米级室内定位,结合视觉识别地面二维码或自然特征,在动态环境中实现±10mm定位精度。例如,在汽车总装车间,该技术可使AGV在人员与设备混行的环境中稳定运行,定位可靠性较传统单一导航方案提升50%。
混合导航模式切换:支持磁导航、二维码导航、激光SLAM多模式自动切换,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如牵引式AGV在跨区域运输时,可根据地面标识自动切换导航方式,确保路径连续性。
360°无死角感知网络:搭载16组超声波传感器、3D视觉摄像头及激光雷达,构建立体感知系统,实时识别0.5米内动态障碍物(人员、移动设备),并在200ms内完成路径重规划,避障成功率达99.7%。
集群调度算法: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百台级AGV协同作业,动态分配任务优先级,避免拥堵与碰撞。例如,在电商分拣中心,AGV集群可根据订单波次实时调整路径,提升整体作业效率30%以上。
视觉引导对接系统:采用1200万像素工业相机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AGV与工位设备的±5mm精准对接,满足芯片载具、精密模具等零冲击交付要求。在3C电子产线中,该技术可使元件对接偏差率低于0.02%。
模块化夹具库:支持快速更换真空吸盘、柔性补偿器、电磁夹爪等多样化末端执行器,适应不同尺寸、形状元件的抓取。例如,背负式AGV通过更换夹具,可实现从PCB板到显示面板的柔性搬运。
双级减震底盘:采用独立悬挂系统与液压缓冲装置,将行驶振动幅度控制在0.5g以下,有效保护PCB板、传感器等敏感物料。实测数据显示,该设计可使元件运输破损率下降80%。
快换式锂电池组:支持30秒快速换电与能量回收技术,配合48V/200Ah高密度电池,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在家电工厂测试中,单台AGV日均运行里程达150公里无故障。
五级安全防护体系:
在人机协同场景中,该体系可实现300天零安全事故运行。
激光避障+超声波防撞+接触缓冲器三级物理防护;
电子围栏与速度限制软件防护;
急停按钮与声光报警人机交互防护。
洁净级硬件设计:
车身采用304不锈钢+防静电涂层,驱动轮使用导电橡胶材质;
运行时颗粒产生量≤500个/立方米(0.5μm以上),符合ISO 8级洁净标准;
搭载恒温货箱(温度波动±1℃),满足半导体封装车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