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库搬运场景中,AGV(自动导引车)凭借耐低温、高精度、高效率等特性,已成为替代人工搬运的“冻库先锋”,其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替代人工,解决“用工难”问题
极端环境适应性
耐低温设计:AGV配备低温电池(如LED凝胶蓄电池组)、加热传感器(避免雷达和摄像头结霜)、防滑轮胎等,可在-25℃至-18℃的冷库中24小时连续作业,而人工需频繁出入冷热交替环境,易引发风湿病、关节疼痛等职业病。例如,牛津冷库的AGV在-25℃环境中稳定运行,而人工搬运工需穿戴厚棉衣,且夏季极端温差可达56℃,健康风险极高。
高强度作业能力:AGV可承载1300kg货物(含托盘),举升高度达9米,适用于立体货架的密集存储,而人工搬运受体力限制,夏季高峰期单人日均搬运量仅2-3吨,AGV则可轻松完成500个托盘/班次的搬运任务。
降低人力依赖
减少基础岗位需求:冷库搬运工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因文化水平或年龄限制选择此职业,但AGV的引入可替代80%以上的搬运、分拣岗位。例如,西班牙某冷库部署多台AGV后,搬运工需求减少60%,且无需担心员工流动大、招聘难等问题。
优化人力结构:AGV承担重复性、高强度搬运任务后,人力可聚焦于“决策+操作”环节,如异常处理、设备维护等,提升整体人效。
24小时不间断作业
AGV无需照明、休息,可全天候运行,夜间作业效率不受影响。例如,牛津冷库的AGV实现24小时处理4000个托盘的目标,较人工模式效率提升3倍以上。
减少等待时间:AGV通过调度系统实时规划路径,避免拥堵,而人工搬运需协调作业时间,易产生等待浪费。
精准搬运,降低损耗
定位精度高:AGV采用激光导航、磁条导航等技术,定位精度达±5mm,可精准对接货架和输送线,减少货物跌落、碰撞风险。例如,某生鲜冷库引入AGV后,流通环节损耗率从3%降至0.5%。
自动扫码识别:AGV配备视觉识别系统,可自动识别货物类型并选择最优搬运方式,避免人工操作错误。
降低能耗与维护成本
智能充电管理:AGV电量低时自动返回充电区,支持大电流快充,电池寿命延长20%。例如,牛津冷库的AGV使用特殊LED凝胶蓄电池组,密封设计延长使用寿命。
减少设备损耗:人工搬运需使用电动三轮车、叉车等设备,频繁冷热交替易导致机械故障,而AGV的维护周期更长,成本更低。
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冷库搬运工需穿戴厚重防寒装备,长期作业易导致冻伤、滑倒、呼吸不畅等问题。AGV的引入使员工从低温环境中解脱,减少直接接触极端温度的机会。
防撞系统与路径检测:AGV配备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可实时检测障碍物并调整路线,避免碰撞事故。例如,某医药冷库引入AGV后,工伤事故率下降90%。
优化仓库管理
与WMS/WCS系统联动:AGV可实时上传搬运数据至仓库管理系统,实现库存可视化、路径优化等功能。例如,牛津冷库的AGV与自有WMS软件对接,实现“自动入库—冷藏—自动出库”的全流程自动化。
多机协同作业:调度系统可根据任务优先级、路径拥堵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AGV行动路线,确保仓库运作效率最大化。例如,西班牙某冷库通过调度系统实现多台AGV协同作业,空间利用率提升30%。
牛津冷库: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型
背景:牛津冷库存储175,000个托盘,拥有400-500名员工,面临成本压力与效率瓶颈。
方案:引入5台德马泰克AGV,采用激光导航系统,定位精度±5mm,可搬运1300kg货物,举升高度9米。
效果:AGV处理90%以上的货物搬运任务,24小时处理4000个托盘,人工成本降低60%,错误率从2.5%降至0.2%。
西班牙某冷库:多机协同应对复杂环境
挑战:仓库空间有限,限位块不可拆卸,需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
方案:部署AiTEN海豚之星AE1516机器人及调度系统,实现多机协同作业,优化路径规划。
效果:AGV在狭窄空间内灵活运作,搬运效率提升40%,能耗成本降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