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耐锢数字化智能软件技术(广东)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AGV知识

AGV如何减少疲劳性工伤?

发布时间:2025-09-15 11:03:48

       AGV(自动导引车)通过自动化替代人工搬运、优化作业流程、智能监控与预警等核心机制,显著减少金属加工等重体力行业中的疲劳性工伤,其作用路径与效果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一、直接替代高强度搬运:从“人力负重”到“机器承重”

  1. 重载搬运的自动化

    • AGV解决方案

    • 部署重载AGV(承载能力3-20吨),通过液压升降、辊道输送等功能,直接替代人工搬运。例如,某铝加工企业引入AGV后,工人日均搬运量从15吨降至3吨,腰肌劳损发生率下降70%

    • AGV可24小时连续作业,避免人工因疲劳导致的操作失误(如物料滑落、设备碰撞),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

    • 金属加工车间常涉及数吨级金属卷材、型材或大型工件的搬运,人工操作需多人协作或使用叉车,但长期负重易导致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关节磨损等职业病。

  2. 高频次搬运的自动化

    • AGV解决方案

    • 使用轻载AGV(承载能力0.1-1吨)配合机械臂或真空吸盘,实现“抓取-搬运-放置”全流程自动化。例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AGV替代人工搬运,工人日均操作次数从2000次降至200次,手指关节疼痛投诉减少85%

    • 流水线作业中,工人需反复搬运小型零件(如轴承、齿轮),单日搬运次数可达数千次,易引发手指关节劳损、腕管综合征等。

二、优化作业流程:从“低效往返”到“智能调度”

  1. 减少无效行走与等待

    • AGV解决方案

    • 通过WMS(仓储管理系统)与AGV调度系统联动,规划最优搬运路径,减少空驶距离。例如,某家电企业部署AGV后,工人日均步行距离从12公里降至2公里,足部疲劳投诉减少90%

    • AGV可与立体仓库、输送线无缝对接,实现“货到人”模式,工人无需离开工位即可完成物料接收,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

    • 传统人工搬运需在仓库、生产线、暂存区之间频繁往返,单日步行距离可达10公里以上,易导致足底筋膜炎、膝关节损伤

  2. 均衡作业负荷

    • AGV解决方案

    • 系统根据生产节拍、AGV状态、工人疲劳度(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动态调整任务分配。例如,当检测到某工人心率持续过高时,系统自动将部分任务转移至AGV,急性肌肉拉伤发生率下降60%

    • 人工搬运任务常因订单波动、设备故障导致负荷不均,短期高强度作业易引发急性肌肉拉伤。

    • image.png

三、智能监控与预警:从“事后处理”到“主动干预”

  1. 工人状态实时监测

    • AGV解决方案

    • 结合智能手环、工鞋传感器等可穿戴设备,监测工人心率、步数、姿势等数据,当检测到异常时(如心率超过阈值、步态不稳),系统立即向AGV发送指令,暂停危险区域作业或调整搬运路线

    • 某钢铁企业试点该方案后,因疲劳导致的事故率下降55%

    • 疲劳性工伤常因工人体力透支、注意力下降导致操作失误,但传统管理难以实时感知个体状态。

  2. 设备与环境安全联动

    • AGV解决方案

    • AGV搭载环境传感器(如温度、湿度、PM2.5检测仪),当环境参数超标时,自动触发通风、降温设备,并调整AGV作业时间(如避开高温时段),减少工人暴露风险。

    • 例如,某锻造车间通过AGV环境联动系统,将工人高温作业时间从每日6小时降至1小时,中暑病例归零

    • 金属加工车间常伴随高温、噪音、粉尘等恶劣环境,长期暴露会加速工人疲劳并引发职业病。

四、人机协作模式创新:从“完全替代”到“优势互补”

  1. AGV作为“搬运助手”

    • 复杂装配或精密加工场景中,AGV可承担物料中转、工具递送等辅助任务,减少工人非增值操作时间。

    • 案例:某航空制造企业使用协作式AGV(配备机械臂和视觉识别),自动将零件送至工人工作台,工人仅需完成装配动作,单件作业时间缩短40%,体力消耗降低50%。

  2. 柔性化生产支持

    • AGV可通过快速换型、路径动态调整,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避免工人因频繁切换任务导致的操作疲劳。

    • 案例:某工程机械企业部署模块化AGV后,生产线换型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工人因换型导致的操作失误减少75%。

五、数据支撑与长期效益

指标人工搬运AGV替代后改善幅度
日均搬运量(吨)153-80%
日均步行距离(公里)122-83%
腰肌劳损发生率25%5%-80%
急性肌肉拉伤发生率8%2%-75%
年工伤赔偿成本(万元)20020-90%

六、实施关键点

  1. 场景适配性分析:优先在重载、高频、高危搬运场景部署AGV,避免“为自动化而自动化”。

  2. 工人培训与参与:通过模拟操作、故障演练等方式,提升工人对AGV的信任度和协作能力。

  3. 持续优化迭代:基于生产数据(如搬运效率、设备故障率)定期调整AGV任务策略,确保系统长期有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